沒有每天排便就是便秘嗎?到底怎樣算便秘?陳國誌中醫師教你如何判斷自己是否便秘?

到底怎樣才算是便秘?是沒有每天排便就算便祕還是蹲馬桶蹲很久還是出不來?網路上說法太多太多搞不清楚什麼情況才能稱為便秘?就讓陳國誌中醫師帶你了解!

沒有每天排便就是便秘?

其實並不是每天都有排便就代表一定是正常的,也不是沒有每天排便就代表一定是便秘的。陳醫師要跟大家分享一個觀念:凡事有進有出,正常的排便其實會受到飲食的影響。如果吃得少,排出來的便便當然也會變少。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便秘?

便祕是一種症狀,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意。如果你同時出現2 個以上的症狀,那麼可能要小心了,你可能有便秘: 

  1. 每週排便少於3次
  2. 排便過程需要非常用力
  3. 糞便體積過大或過硬
  4. 上廁所常有上不乾淨的感覺
  5. 解便過程中有阻塞感
  6. 排便時需要用手指幫助排便
  7. 除非使用緩瀉劑,否則很少有軟便
  8. 本身無腸躁症診斷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長輩對於便秘症狀上的主訴,大多會以排便困難、硬便、量少為主要敘述,此也可以視為便秘的參考依據。

找到便秘原因才是根本之道!

便秘帶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和困擾,甚至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了解便秘的原因可以有效的處理及預防,可能會便秘的原因有:

  1. 飲食習慣:缺乏膳食纖維水分攝入不足以及高脂肪和低纖維的飲食習慣都可能導致便秘。
  2. 缺乏運動:久坐不動或長時間站立也可能導致便秘,因為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和正常排便。
  3. 精神壓力和焦慮:情緒緊張、壓力過大、焦慮等精神因素可能干擾腸道正常運作,導致便秘。
  4. 生理因素:某些生理情況,如懷孕期間,由於激素變化和子宮對腸道的壓迫,可能導致便秘。
  5. 排便習慣:習慣性憋便或不遵循規律的排便習慣,也可能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引發便秘。
  6. 藥物副作用:如止痛藥、抗抑鬱藥、降壓藥、利尿劑、鈣片等,可能會干擾腸道的正常運作,導致便秘。
  7. 腸胃問題:如腸躁症、腸無力

中醫治療:急者治其標

中醫治療便秘的原則通常是:對急性症狀進行治療。有些人可能會因為便秘伴隨其他不適症狀,例如發高燒,當天以瀉熱通便為主。等症狀緩解後,會關注保護腸胃的健康,讓腸道自主蠕動功能恢復。

換句話說,中醫治療便秘並不僅僅局限於症狀的緩解,還著重於調整和修復腸道功能,使腸道能夠恢復自主蠕動的能力。目的是讓患者不會長期依賴藥物,同時保護和改善腸胃的健康狀態。

 

若有任何腸胃上的問題可以來找陳國誌中醫師調理腸胃,預約及療程調整請登入診所官方LINE@詢問

翰醫堂新板:https://lin.ee/3spuKha

隆坡 Kuala Lumpur

  •  +60 11-5770 3262
  •  SOHO KL, NO:J-G-02, Jalan Solaris, Solaris Mont Kiara, 50480 Kuala Lumpur

隆坡 Kuala Lumpur

  •  +60 11-5770 3262
  •  SOHO KL, NO:J-G-02, Jalan Solaris, Solaris Mont Kiara, 50480 Kuala Lumpur

翰醫堂總院

幸福翰醫堂

翰醫堂新板

翰醫堂公益